天山举明月,照亮了第十一批第一期430名浙江援疆教师的回家路。自2023年2月25日进疆,转瞬到了离别时刻。6月28日至30日,他们晨发夜抵,凯旋归浙。相距万里的浙阿,因援疆教师拉近了距离,深融了情谊。
离别总是难舍。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组长李春柳为援疆教师送行。当车驶入阿克苏红旗坡机场,他对即将回浙的教师们说:“你们再多看一眼这美丽的城市吧。”李春柳告诉记者,一年半来,浙江教育援疆依托省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推动“组团式”帮扶扩优提质,实现全学段全学科全覆盖,助推受援地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走在南疆各地州前列。
杭州市紫阳小学党总支副书记兼副校长,援疆期间任阿克苏市第十五中学副校长叶娓与受援单位同事含泪话别。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受援单位等代表热烈欢送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们凯旋返浙。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阿克苏,阿克苏,我爱着你呀……”唱着歌曲《爱的就是阿克苏》,舟山市援疆教师领队何舟捍依依不舍踏进了航站楼。他把“舟山锣鼓”非遗文化带入了阿克苏,让离海最远的地方响起海边锣鼓声。在舟山援疆工作组协调下,何舟捍邀请非遗传承人为50名阿克苏小学生教授舟山锣鼓。同时,他们将舟山元素融入校园,打造海洋特色文化课,在教室里摆上海螺、海星,用视频展现海岛风光、民俗文化……让阿克苏学生们近距离“触摸”大海,开拓眼界。他说:“希望能带他们看真正的大海。”
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们真情流露,许诺着:“阿克苏,我会再回来的!”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援疆教师团合影留念。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成员、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总领队何诚(右一)与送行同事拥抱作别。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大家纷纷在机场拥抱作别,依依不舍。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学生赶来送别老师。右一为陈华丰,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援疆期间任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年级组长。潮新闻记者 陆斯超 摄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援疆副院长吴冰提着小白杏过安检,这是阿职院教师们临行前所赠,希望她将这份阿克苏味道带回乡。回忆起并肩作战经历,吴冰感动拭泪:“我们为组织‘浙阿匠心杯’技能比赛反复推敲,为推动浙阿两地高校交往交融积极奔走。这些点滴都成为了珍贵记忆。”
浙江援疆教师总领队何诚保持笑容,仔细核对返程人员名单,直到在飞机上坐定,才抹起眼泪。“阿克苏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他说,“还想做更多事,非常不舍。”
同样不舍的,还有援疆教师李鉴兵。援疆期间,李鉴兵任阿克苏教育学院公共基础部副主任,参与创建语润浙疆“有氧诵读”直播间,制定“声调专项强化训练”方案,讲座25场,组织国学经典下基层活动,通过直播惠及浙阿10余万师生和各族群众。李老师与受援学校约定:“将继续支持阿克苏的国通语推广。”
送行亦是祝福。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省援疆指挥部干部人才组副组长梁永辉说:“我感觉像是浙江教育援疆的‘班主任’,为这届援疆教师‘毕业生’送行。”他肯定了这批援疆教师的贡献,希望他们继续关心地区和一师教育事业的发展。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援疆院长周志国(左一)返浙前,学校师生献花送别。受访者供图
第十一批第一期援疆教师在阿克苏的最后一课,阿克苏的孩子们流下了不舍的泪水。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供图
最后一节课,杭州援疆教师吴晨君(右一)给学生们赠送了杭州市建兰中学的明信片和文具等礼物,孩子们也给吴老师写了感人的临别留言。阿依切可热(左一)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手工制作礼物送给吴老师,是个酷似老师的布娃娃,表达了感激之情。受访者供图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援疆院长周志国忙于收尾工作,选择了在6月30日从阿拉尔塔里木机场“压线”归浙。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他带领援疆教师和本地教师,充分利用浙江资源打磨作品,取得了兵团历史最好成绩。
阿克苏的送行人群感谢不断,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高三学生居拉来·居尔艾提说:“一路顺风,后会有期!”援疆教师们许诺:“阿克苏,我们会再回来的!我们将保持浙江援疆人昂扬姿态,在各自岗位接续奋斗。”
临别之际,援疆教师与学生们互赠礼物和留言。图为杭州援疆教师给学生们赠送杭州市建兰中学的明信片。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供图